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用户名:
密 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邮 箱:
手 机:
 
用户名:
密 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邮 箱:
手 机:
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需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审核)

 
用户名:
密 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邮 箱:
手 机:
工作单位:
身份证复印件:
(需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审核)

 
行业资讯
↑返回顶部

智能照明出现后怎样

来源:《LED市场》 作者:陈皓 日期:2015-06-03 17:25:04 浏览量:1568

  每一项技术的革新,必将引起社会结构上的变化,或明或暗,或深或浅。纸张的发明带来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自觉与士人阶级的壮大,蒸汽机的改良奠定了欧罗巴大陆几百年的繁盛­。而智能照明的出现,在影响人们生活习惯的同时,能否将困顿中的LED行业救离水火?

  低价竞争、标准缺位、市场乏力,前有节能灯大势未去,后有OLED来势汹汹,腹背受敌的LED行业远没有表面那么风光。被残酷现实裹挟的涸辙之鲋本该斗水可活,可植物照明太浅,可见光通信太远,在见识了智能照明之后,他们才感觉迎来了春天。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193个“智慧城市”试点,每年仅智能照明产品的需求就超过1000万盏,而国内智能照明市场渗透率仍低于2%。未来的智能照明会在何种程度上影响LED行业的走势,是深层次的颠覆还是浅尝辄止?是过渡期技术还是根本性变革?我们不妨借用鲁迅先生“娜拉走后怎样”的口吻,问问——“智能照明出现后怎样?是堕落,是回来,还是另有剧本?

 迎来新一轮行业洗牌?

  据报告显示,2014年LED照明行业相关的兼并购案例超过100起,兼并购金额超过100亿元。其中LED上市公司并购案例超过20起,并购金额超过60亿元。木林森上市,巨亮倒闭,凤光传奇倒闭,大者恒大的时代正式到来。随着行业进入成熟期,“马太效应”愈加明显,而智能照明的出现,或将迎来新一轮行业洗牌。前几年大规模的倒闭潮大都延续了一个逻辑——价格战导致资金链断裂,资本主导了行业整合,在这场生死战中,不是能者上庸者下,而是富者上贫者下,而一个行业若想获得恒久的生命力,其背后的推动力量一定是技术革新。随着智能照明逐渐被市场接受,由技术所构建的核心竞争力将极有可能帮助中小企业重新赢得生机。当前智能照明技术并未获得根本性突破,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取决于谁能最快迎合趋势,整合管理、渠道、技术等基础要素,在资本及新技术的双重翻动下,攻守随时易势,今日的大企业并不一定就是明天的幸存者。

 话语结构改变?

  我们深刻意识到资本凌驾于技术的危险性,依靠雄厚资金推动价格战获得垄断优势,将极有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惨痛局面。LED行业大企独断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技术的发展,智能浪潮的出现能否打破现有格局,为技术型企业赢得行业话语权?不仅如此,智能照明涉及到跨界融合与学科交叉,以往固步自封埋头做灯的传统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多层面竞合,面对着外来侵略与走出去看看世界的迫切需要,LED企业输出的是什么?仅仅是灯具,或是技术,或是标准,或是战略决定权?

  小米兵临城下,联合欧普、木林森等十几家企业发力智能照明,我们该如何自处?是甘当马前卒还是以此为跳板挥师异域,是傀儡是雄起?从历史来看,知识分类建立权利等级结构,以智能照明为契机,技术型企业或能真正走向历史舞台,与靠资本驱动的LED企业分庭抗礼。

 回归产品本真?

  鲁迅先生给娜拉的出走设定了两个结局,不是堕落就是回来。LED行业在这轮竞争中,如果找不清楚自身定位及方向,被潮流所淹没,那自然就是堕落。如要回来,一定是回到照明产品本身,当前市面上智能照明噱头极多,看似功能齐全,其实多华而不实,调光调色多不为家庭照明所接受,竟还有商家用遥控开关作为智能的卖点,着实贻笑大方。对于产品而言,真正的进步不是试图颠覆常识,而是深化常识并转化为生产力。一款灯具,不在于拥有多少档可调节的亮度色温,不在于冬天是否需要起床关灯(在床头装个开关就好了),而在于把握需求简单易用,人性化必将是未来灯具设计的主流方向。

  智能照明被认为是“智商”与“情商”兼具的产品,在它的带动下,LED照明企业或许能认识到生产出适合人眼并给生活带来便利的产品远比炫耀技巧玩弄概念来得实在靠谱。灯具产品之“真”,一定是在满足人类对其照明功能的基本需求之上,并发挥其“智”,可做生态闹钟,可调控家电,可传输数据等,而其外狗尾续貂增加操控难度的行为无疑都是反真反智的。

  政府补贴智能照明?

  《中国制造2015》强调,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虽说政府已逐步减小对LED行业补贴力度,让企业独立“行走”,但在产业发展仍不健全的情况下,“有形之手”不会完全放开,而更多的是倾向于扶持高新技术,取消对产能、设备的补贴。以广东省为例,2014年对上游MOCVD已全无政策,可见光通信及标准光组件却列入重大专项。《2014年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显示,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支持强度为500万元/项,面向标准光组件精准化与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支持强度为500万元/项。智能照明作为未来智慧城市的核心模块,在《中国制造2025》颁布后,各级政府是否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并“扶上马,送一程”,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按照近年来扶持产业的基本思路,智能照明享受到资源倾斜大有可能。

 标准决定胜负,同心共筑巴别塔?

  对于这个命题,LED从业者一点都不会感到陌生。标准肩负着抗击外敌、整肃乱象、降低成本的重任 。时至今日,面对智能照明的风潮,标准依旧是跨界竞赛的胜负手。从本质上来讲,标准就是行业共识及底线,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主导了行业发展的方向。照明接口如何制定,数据解码采取何种方式,控制枢纽到底是什么?在标准争夺上的一饮一啄,日后划分利益蛋糕时即见分晓。LED企业不能仅仅沉迷在智能照明的大梦中,应抢先一步抱团制定标准,为未来产业布局埋下伏笔。若在标准上受制,世界看来是你们的也是别人的,但终归还是别人的。

  谈及标准制定,有媒体表示:“其实LED产业从来不缺乏标准,反而缺乏标准的有效执行。为何标准难以有效执行?一是标准缺乏公信力;二是标准缺乏强制力;三是标准缺乏市场力。LED守成型企业搞智能照明,成与不成,一切都是未知数。但是如果是制定智能照明网关接口标准,就一定要考虑到标准的有效性,否则就是自个儿玩游戏而已。”LED企业若想赢得先机,看来只能放下成见,共同遵守游戏规则,攘外必先安内,这是机会,同时也是挑战。

  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光暗交错,有勇士,也有烈士。当“智能照明”的愿景让我们心怀向往时,一定不能忘了照明的本来情怀,也不能忘了“团结就是力量”。没有人是先知,但未来总有光亮,为LED保存尊严的一定是它不屈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