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用户名:
密 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邮 箱:
手 机:
 
用户名:
密 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邮 箱:
手 机:
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需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审核)

 
用户名:
密 码:
确认密码:
姓 名:
邮 箱:
手 机:
工作单位:
身份证复印件:
(需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审核)

 
中心动态
↑返回顶部

“中国可见光通信技术及产业发展论坛”隆重举行

日期:2014-09-01 10:40:39 浏览量:2847

  8月28日,由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筹办的“中国可见光通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可见光通信技术及产业发展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绿色通信融合发展”为主题,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中美日可见光通信领域资深专家、通信领域专家、投融资领域精英以及LED界企业代表近300名汇聚一堂,共享LED数字化时代的新思维与新模式,共议可见光通信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趋势,共谋可见光通信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会议宣布成立“中国可见光通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可见光通信的产业化进程。此外,中国产学研投融资联盟与粤科金融集团签署了可见光通信发展基金协议、与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签署授信协议,有望解决可见光通信产业化运营中的资金难题。

  粤率先吹响产业化号角,政产学研用金合力共赢

  此次会议,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陈小娅(科技部原副部长)副会长、王建华副秘书长、惠小兵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邬江兴院士(信息工程大学原校长),科技部王春恒调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周海燕处长,广东省科技厅黄宁生厅长、龚国平副厅长,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张燕飞副局长,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李兵主任,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罗平副厅长,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科研部朱智强部长、信息学院于宏毅院长,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白志中行长,招商银行广州分行王耀球行长,上海数字产业集团监事会主席吴登友,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眭世荣主任,中科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光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徐正元,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Tom Little,日本庆应大学教授Haruyama Shinichiro,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智能电网调研员刘建明等政企学研投各界精英近300人参会。

  会上,广东省科技厅黄宁生厅长发表致辞,他指出:“可见光通信作为面向LED照明、通信、物联网等多领域交叉融合的高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今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抢占高新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作为首批启动的8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近日,《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总体实施方案》已经广东省科教领导小组审议原则通过,将很快进入实施阶段。接下来,广东省科技厅将大力支持中国可见光通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工作,加快突破可见光通信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动可见光通信产业加快发展,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黄宁生厅长致辞

  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眭世荣主任表示:“中国可见光通信产业发展的冲锋号已在广东吹响,我们一定不辜负各界领导的期望和寄托,做好相应的工作职责,担负起桥梁作用,衔接好技术团队与产业的对接,尽快实现可见光通信技术在广东产业化,助力中国可见光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

GSC眭世荣主任致辞

  跨区域跨部委跨行业,打造产业共赢平台

  会上,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陈小娅,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科研部部长朱智强分别作了重要发言。陈小娅副会长提出,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建立统筹结合技术创新和发展需求的可见光通信产业联盟,确实推动可见光通信的规模化集约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的目标。朱智强部长指出,可见光通信是产值可达万亿元的新兴产业,希望科研院校能够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合作,实现可见光通信产业化,走技术与产业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道路,提升中国可见光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王建华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中国可见光通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批复和理事长任命。他表示,根据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战略联盟的指导意见,经研究决定同意成立中国可见光通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经多次会议决议,采用双理事长制,任命信息工程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邬江兴院士以及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产学研投融资联盟执行会长惠小兵为理事长。随后,作为新任理事长,邬江兴院士、惠小兵理事长先后发表讲话,两位新任理事长表示希望带领可见光通信产业技术联盟,充分集聚科研院校、生产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实现跨区域跨部委跨行业的跨界融合模式,共同推动可见光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

会议现场

  中美日资深专家,论道技术发展方向

  在下午举行的“中国可见光通信技术及产业发展论坛”上,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Thomas Little,日本庆应大学教授Haruyama Shinichiro分别解读了美、日可见光通信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作为最早进行可见光通信研究国家之一,目前日本在可见光通信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Haruyama Shinichiro教授表示:“可见光通信技术在日本的运用主要包括室内定位系统,重点是协助视觉障碍人群的室内导航、进行超市人流统计以及精确位置测量等,通过可见光图像传感器实现定位,精度可达到1毫米。”

  Thomas Little表示,美国也积极开展可见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目前,已成功研发出四色多通道可见光传输系统及室内可见光定位系统,且即将应用于沃尔玛超市。同时,他指出,当前可见光通信技术发展上还存在诸如LED产品传输速率有限、集成化微型化、摄像头并非接收器、可见光会伤害眼睛、单应用与双应用等问题需要解决。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宋健教授结合研究的课题成果,详细讲解了“可见光通信与电力线通信融合技术”,他表示,可见光通信技术与电力线通信的深度融合为可见光推广应用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手段。但可见光通信的产业化迫切需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中科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光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主任徐正元则向与会嘉宾阐述了“照明约束下的可见光通信技术”。在他看来,较完整的LED照明产业链为可见光通信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并为照明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短期内可应用于定位与低速通信领域,未来市场将主要是基于位置的大容量服务方面。不过,他同样表示,可见光通信也面临着技术点多、涉及面广,可参考方案少,需要形成完备的“生态系统”,探索可行化的商业模式还尚有一段路要走。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明教授重点介绍了“移动通信与可见光通信的融合”,他指出,“可见光通信可以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种重要补充接入手段,可缓解无线频谱的紧张,减少对人体的电磁损害,尤其在一些电磁受限环境下,可极大弥补电磁覆盖的不足。但是,可见光通信要真正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应用,尚需解决如数据线与电力线的融合、反向链路干扰消除、多用户接入、切换等问题。”

  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州立大学博士后邓鹏则详细解读了“可见光通信、光定位与智能照明的技术融合及应用”。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杨涛则以“LED光联网”为话题,介绍了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难点,他指出,宽带接入是可见光通信未来最大的应用场景,而低速短距通信和定位是可见光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切入点。

  随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薇薇教授,中科院半导体所段靖远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元秀华教授,暨南大学理工学光电工程系陈长缨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田辉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国强教授,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刘立林副教授等人在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眭世荣主任的主持下就“面向产业化的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与瓶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大力推动可见光通信的产业化,解决可见光通信技术发展瓶颈,需跨区域跨行业展开深度融合,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可见光通信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运营化机制。

  众行业大佬跨界对话, 明晰产业化深度融合之路

  可见光通信具有高速的数据通信、安全性高、频率资源丰富等特点,在照明与通信、视觉信号与数据传输、显示与数据通信、室内定位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此次会议上,深圳光启智能光子技术有限公司刘京京博士、华策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CTO郭成就分别从智能与跨界角度,探讨可见光通信技术所带来的革新。

  刘京京博士重点阐述了“智能光子时代”。据他预测,低速和中速可见光通信产品会逐渐成熟并迅速占领市场,而高速可见光通信需要在技术和成本都有较大突破的情况下,才会被市场接受。尤其是在双向通信的情况下,下行信号采用可见光通信,上行信号可采用红外,射频等其他技术来实现。华策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CTO郭成则指出,可见光通信技术将带来可穿戴设备、显示屏对手机发送广告、移动支付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

  尽管可见光通信应用前景广泛,但在我国尚没有比较成熟的商用化运营模式。如何促进可见光通信快速产业化?在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眭世荣主任的主持下,中国产学研投融资联盟执行孙飚副秘书长、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智能电网刘建明调研员、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TO苏遵惠、深圳市通普科技有限公司庞桂伟总经理、北京德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法务总监孙银生等各自代表投融资业界、通信、法务领域以及LED企业,跨界进行深度对话,畅谈融合了多行业多学科的可见光通信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要优势和障碍,探讨可见光通信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投资机会,并预测可见光通信市场趋势,共谋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产金融合之路。